本网讯(记者 王海飞)为深入了解南三岛海鸭蛋规模化生产情况,进一步探索海鸭蛋产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农户的养殖与生产管理技术水平,7月4日,我校经济学院乡村孵化项目团负责教师一行9人赴湛江市南三岛地聚上村开展海鸭蛋规模化生产调研,南三岛海鸭养殖场负责人张玉林父子热情地接待了我校一行。
调研现场(张怡蕊 摄)
乡村孵化项目团首先听取了张玉林父子对海鸭蛋产业整体生产的详细介绍,并现场考察了海鸭蛋生产基地、海鸭养殖基地、海鸭蛋运输基地,就海鸭的生长环境、海鸭规模养殖、海鸭蛋销售状况等方面与张玉林父子进行了友好交流。他们表示,海鸭养殖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大规模、高度密集放养相对较为困难,相对于人工圈养、人工混合添加剂饲料的养殖方法,海鸭产蛋率较低且不稳定,希望通过与我校乡村孵化团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双方各自资源优势,扩大海鸭蛋生产规模,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找到一条迅速发展的致富之路。
采访现场(张怡蕊 摄)
调研发现,海鸭养殖场采用了产蛋、搅拌、腌制、生产、包装、配送一体化的生产流程,推动了海鸭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海鸭直接从海里回栏,身上易附着咸水与细菌导致生病”等自然条件引起海鸭存活率低下的问题,乡村孵化项目团通过咨询当地农业局的技术专员与广西北海海鸭养殖领头人并整合反馈意见后,提出,“鸭苗购置前后接种疫苗;海鸭回栏前增加淡水冲洗;增加滩涂红树林的种植”等措施,可有效规避细菌感染风险,海鸭产蛋量大幅度提高,助力小小鸭蛋变成乡村振兴致富的金蛋。
通过此次调研,乡村孵化项目团掌握了南三岛海鸭养殖的最新生产情况,深入探讨了规模化养殖与鸭蛋销售渠道的需求,为进一步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资源整合作用,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据悉,乡村孵化项目团自2018年起,与南三岛地聚上村张玉林父子的海鸭养殖场建立海鸭蛋养殖资源整合孵化项目。2020年,为帮助张玉林父子现代化养殖管理技术难题,团队接洽广西北海海鸭养殖领头人为其引入“咸淡水结合养殖法”并邀请当地农业局技术人员改良饲料配比,将其养殖规模由1000只扩大至4000只,月均产蛋量由3700斤提升至5000斤,经济收益增长了近56%。
文字录入:经济学院 张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