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 烈 欢 迎

莘 莘 学 子

报 考 经 院

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

经济学院招生咨询QQ群

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

1.专业定位

经济统计学专业以经济与大数据为建设平台,贯彻统计理论与统计应用、统计学的宏观视角与统计分析的微观领域、统计方法与现代数量经济方法相结合等三个方面的有机融合,并依托学校高水平的经管实验中心,构建了以课程实验、课外实践活动、见习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实现理论、应用、实践相并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深度融合行业企业和学术科技竞赛,并辅助以统计学科前沿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学和数理统计知识,掌握现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统计软件并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调查与分析、经济统计与分析、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和数据挖掘等开发和应用性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培养规格

1)毕业标准:经济统计学专业学制为四年,学生在校期间,在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取得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最低157总学分。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取得7个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必须修读自然科技类课程)。

2)学位要求:符合学校关于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条例要求可获得经济学

学士学位。

3)知识能力要求:

能力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具有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处理数据

和分析数据的基本能力;   

能力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能力3:具有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能力4:掌握几种主要的计算机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有较强的统计分析能力;

能力5:具有初步从事宏观经济与微观管理统计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统计学理论研究的能力;

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

4.课程体系

本专业立足于培养理论、应用、实践相并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在核心课程设计上,涵盖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三大模块。经济学模块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统计学模块包括国民经济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应用、市场调查与分析;计算机模块包括SAS统计软件与应用, python程序设计,SQL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学院经济统计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实践探索,增加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四大信息技术课程,依托学校高水平的经管实验中心,构建了以课程实验、课外实践活动、见习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

5.师资队伍

经济统计学专职教师队伍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28.6%,中级职称占比57.1%,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14.3%,硕士及以上学位者达到100%;专业背景涵盖:概率统计、统计学、应用数学、经济学等专业。教师配备梯队合理,能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教学的要求。副教授的学术引领和教学上的机制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师梯队的发展。

6.教学条件

1)专业实验室

结合经济统计专业特点,依托学校高水平的经管实验中心,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涵盖了四年的高质量的经管实训教学,主要包括经济统计专业实训和跨专业仿真实习,其中专业实训包括计量经济学实训(STATA)、Python语言培训、SAS软件培训、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训(R语言)、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实训(R语言)、市场调查分析实训(SPSS)、实验设计等;跨专业仿真实训涵盖工业创业模拟实训、商业沙盘和商业创业模拟实训等。专业实训和跨专业仿真实习等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2)专业图书资料

经济统计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专业学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专业图书、专业学术期刊和相关数据库资源。截止目前,经济统计专业馆藏图书总计21.398万册、中文电子图书21.3935万册,生均藏书超过了100册;中文期刊71,中文电子期刊各类数据库10种。图书资料数量充足,种类较全,更新迅速,能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需求。

3实习基地

为满足经济统计专业校外实践实习教学要求,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学校综合利用各类资源积极拓展就业与实习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和就业的一站式指导平台。就业与实习基地以广州地区企业为主,逐步向周边发展和延伸;涵盖金融机构、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服务业以及社会团体等,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见习实习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其综合素质。同时,基地管理形成完善的校外实践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和灵活的实施机制,打造素质过硬、水平一流的实践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并不断深化合作,形成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的协同育人机制。